11月23日上午,受厦门大学文明交流互鉴研究中心邀请,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主任、中国记协第十届理事会理事,中国记协新媒体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搜索董事柯荣谊老师为与会师生作了题为“浅谈内容出海中国故事海外传播路径选择”的讲座。
本次讲座由外文学院副院长刘悦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陈菁教授,厦门大学文明交流互鉴研究中心代表、外文学院师生参与讲座,共同探讨如何顺应当下传播形式变化,推动中国故事在海外的传播。
讲座伊始,刘悦教授对柯荣谊主任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她指出,中心积极响应“全球文明倡议”,旨在推动区域国别研究和国际传播发展。通过对话和交流,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尊重,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愿景的实现。
柯荣谊主任选取中国日报新媒体内容出海作为“推进文明交流互鉴”主题的切入点。他认为,社交媒体是当今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既扩大传播的覆盖面,也促进了传播形式和内容的不断创新。
柯主任主要从当前国际关心的中国元素、文化传播领域的变化、应对当下变化的对策、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潜力四个方面分享了中国日报新媒体中心对外传播中国故事的经验。在谈及如何应对社交媒体日益成为重要传播途径的国际传播形势时,柯主任强调:要以外国人熟悉的话语介绍中国的文化现象;以视频作为中国故事跨文化传播行之有效的手段与载体;以文化IP的成功运营作为调动观众活跃度的重要抓手。
关于文化国际传播的新变化,柯主任指出:文化的国际传播从“跨文化传播”向“转文化传播”转变,突破二元结构思维和文化等级观,强调多元主体“共生共荣”。海纳百川、包容万象是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有活力的重要原因,转文化传播意味着在传播中华文明的过程中,也可与现代文明或其他国家的文化进行碰撞创新,激发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活力和感召力。
在柯荣谊主任全面而又深入的讲座后,刘悦教授总结到:传播途径在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在丰富传播内容的同时拓展多样化的传播途径。陈菁院长指出:外文人要坚定信心,肩负起推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使命。
本次讲座不仅使与会师生对“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增进了其对文明交流互鉴途径的了解,亦激励了外文师生为增进不同文明之间的理解和尊重贡献智慧和力量。
文:赵文韬
图:谢晓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