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文键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我今天汇报的题目是“外语学科与区域国别研究、区域国别学”,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这三个问题其实是长期以来自己提给自己的一个问题。作为外语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德语语言文学的一名教师,我在不断的思考这个问题,同时也在我目前学校分管的工作岗位上直接面临这些问题。因为我在学校分管的工作之一是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工作放在这样一个部门,所以这是一个自问自答、不断思考的一个过程。我们所有这些问题的起点,或者说这些问题之所以成为热点,其实就是在去年9月份的时候,新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把区域国别学在交叉学科门类里面列为了一级学科,可授予经济学法学、文学、历史学学位,文学门类下也做了调整。除了过去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之外,又在这里列出了专业学位的研究和人才培养。所以如果授予文学学位的时候,其实在这与之相关联的就是文学门类下面的一级学科,特别是我们目前关注的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这是思考的触发我们对这个问题高度关注的的一个事件,我在思考为什么的时候,其实想回答的是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为什么会出现区域国别学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一个一级学科,想从外语学科的这个小历史出发看这个问题。同时也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历史角度思考这个问题,给自己寻找一个答案,为什么会在学科建设中出现这样一个引起我们高度关注的重大发展。第二个是“做什么?”区域国别学内容应该包括什么?当然不同的学校会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国家会有不同的布局,但是至少要从自己的教学、研究和学校定位出发,去思考这个问题。第三是“怎么做?”是从方法的角度去思考。
首先是“为什么?”,我想作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201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就非常清晰的列出了我们的五个领域——外国语言研究、文学研究、翻译研究,第四个领域也是二级学科方向,就是国别与区域研究,然后第五个方向是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所以在讨论区域国别学作为一级学科的时候,有外语学科的同仁就曾认为、也许现在还这么认为,说我们已经有了国别区域研究,为什么还要出现一个一级学科和我们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比肩并立,等于说放到了一个词,对的。这是当时我们在2013年定义国别与区域研究的时候,是外国语言文学科对这个的定义是这样的。国别和区域研究借助历史学、哲学、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探讨语言对象国家和区域的历史文化、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中外关系,注重全球与区域发展进程的理论和实践,提倡与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国际法等相关学科的交叉渗透。我在这儿强调“语言对象”这四个字,想突出的一点就是外语学科在定位国别区域研究的时候,是和语言紧紧联系在一起的。表达的方式是语言对象国家和区域。所以这和区域国别学在其他学科门类下的研究——历史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等,这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一个学科自我认识和定位的一个集中表现。就是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区域国别研究,应该不同于或有别于、或者说和其他学科门类的区域国别研究相比有特色,而且它也必须这样做,因为它不可能什么都做。在2012年的时候,就是我本人所在的二级学科德语语言文学,在本科人才培养方面,是在教育部高教司正式出版了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里面提出了这样的培养要求,是主要学习德语国家语言文学,这是本行和基础,这是必须不能够舍弃的。然后在此基础上是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这是二级学科,我是从德语专业的角度来继续谈这个问题。在2012年出版的这一个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里面,要求德语专业学生取得获得的能力还包括能用德语就本国国情与文化较好地进行表达和交流,就是用德语讲中国故事。当时是明确地提出了这样一些要求。在2020年的时候,国家的新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的一个出台,各个语种专业制定了教学指南,《德语专业指南》提出了语言学、文学、国别和区域研究、翻译学、跨文化研究五个专业方向及建议课程,把国别和区域研究明确地进行了表述。这是《指南》对德语在这些基础上形成跨学科知识结构,体现专业特色。而且和其他的几个专业的《指南》比,德语专业还有这么一个表述:要求学生有国情研判能力,这所有的《指南》里面就只有德语专业有这样一个概念,在当时也引起了大家的讨论和争议。因为大家认为本科学生很难具备国情研判能力。当时我们争议的是说博士生能否具备真正的、我们希望达到的国情研判能力,也是要讨论的。所以我们写在这儿是一种导向、是对学生的一个引导和激励。所以这样一路走来,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作为一级学科,从我本人所在的德语语言文学学科,其实多年以来的一种探索、一种推动,所以集中体现在了这样一个国家的、十年一次的对学科专业目录的一个修订,这样区域国别学可授予的学位之一是包括文学学位。
所以从学科史的角度来看,这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不是一个突发事件,而是一个水到渠成、瓜熟蒂落的一件事情。只不过国家以国家行为和文件的方式集中的把长时间的探讨,这样体现出来予以确立。第二就是从一个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们说是现在在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经济社会形态和学科发展,可以说300年是大变局,这样就是说从大工业初期到信息化时代的变化,在大工业初期,高度重视的是分科治学、精细化分工,而信息化时代讲究的是万物互联,对各种问题系统性的把握、整体的推进和解决。所以在这个背景下,这个更加关注的是学科的融合。在分科治学的时候,考虑问题是一个体系导向,考虑学科建设专业建设的时候,更多的是体系导向,而发展到今天更多的是把问题导向放到了中心地位。所以这一个我们现在讲要一方面要有个人研究的自由,但是更多的在强调和引导进行有组织科研,那也就是团队合作,一个人不可能什么都做到,而团队合作可以把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者汇聚在一起,形成1+1>2的聚合效应。所以关于专业学科形态的变化,我觉得非常有意思的和大家分享的就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国富论》里面开篇就讲精细化分工,讲到了哲学学科的分工非常生动、非常有意思。对学科专业的发展,从大的历史角度要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这个大背景下来思考,所以问题导向成了核心问题。我在这儿我要特别清楚的表达,我非常赞同王学典教授的《新文科理论与实践》这篇论文,其中三个金句我也想分享一下,“分科是为了治学,但治学绝不是为了巩固分科。”“以问题为平台整合学科,而不是以学科为平台切割问题。”如果指导问题直到问题被碎片化到无法还原到本来面目,就是忽略了重大问题,就是强调了分科和分科的边界。而且王学典教授还提到“为学术而学术的时代已经趋向终结”,那不是为学术而学术的时代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回答这个问题,我引用2016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给院士们的讲话中的一句话,“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其实这样的话是非常语重心长的,反过去理解,也就是说很多论文没有写在祖国大地上,研究的不是中国人和中国关注的问题,也没有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而是为了发表在只在统计数字的一些期刊上,所以自觉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问题导向的核心问题。在二十大报告中,总书记还特别有一句话,提到的是加强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基础学科对于外国语言文学来说,就是要守正,守住自己的基础,语言、文学翻译,这是永远不能放弃的基础。新兴学科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的不断创新,交叉学科就是我们今天正在建设的交叉学科门类下的区域国别学。
所以“为什么?”之后的第二点是“做什么?”的核心问题。用总书记的话来说,就是要不断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位,时代之问。“中国之问”就是如何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服务实现两个百年伟大奋斗目标;“世界之问”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人民之问”就是如何服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时代之问”就是学科建设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守正创新,做出无愧于时代的贡献。
第三是“怎么做?”我提六点:语言是底色、问题是主色、交叉是特色、桥梁是角色、家国是本色、团队是亮色。“语言是底色”想表达的就是文学学科一定要从语言出发、一定要从文本出发。目的是从这一语言和文本出发,研究的是语言所反映的事件。引用维特根斯坦的一句话,“我的语言的边界就是我的世界的边界。”我和同事刚翻译了话语语言学的一本书,最后翻译它就是因为它从语言出发,从语言学的这个角度出发研究话语,目的是探讨话语是如何构建知识、构建价值观,从而让我们思考国与国的交流、人与人的交流。其中有一句话我觉得非常精辟,就是“语言通过设定边界来调控知识。”例如,美国《独立宣言》把“追求幸福”(the pursuit of happiness)宣誓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然而相对于“happiness”,德语单词“Glück”是一个多义词,如果将其译成英语,则可以用“auspiciousness, bliss, felicity, fortune, happiness, luck, serendipity”等词语来表达。“happiness”仅是“Glück”的一种特定形式,在德语中难以被准确理解,对“happiness”的追求并不等同于对“Glück”的追求。其实如果仅限于对语言的研究,基本就到此为止了。但是如果思考话语和话语对知识、对价值观的构建,其实接下来的就是研究,美国的价值观、德国的价值观、欧洲的价值观,它的意义、它的“同”。
这些异同对于我们纵横百合的外交舞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能带来什么样的启发?所以说,研究语言的目的是关注语言所表达的世界、是服务国家战略、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所以语言是底色,意味着研究者必须精通对象国语言,并实际运用对象国语言进行研究。研究成果必须基于对包括语言对象国在内的文本的分析,对文本的分析过程必须基于研究者对对象国文化的亲身体验和理性认识,它源于对文本包括对(转写)文本的分析,是传统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关注对象;它来自对中外跨文化语境中第一手文本的分析,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翻译、解读、转述带来的误解;它的认识成果基于研究者对对象国社会文化的亲身体验和学术研究,是知行合一的结果,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是具有广度、深度和温度的认识。
“问题是主色”就是问题导向;“交叉是特色”:在学术期刊建设上,我们北外的《中德跨文化论坛》是在用德语出版的,在德国德古伊特出版社发行的一个期刊,我们在定栏目的时候也都是出于学科交叉的目的;“桥梁是角色”:我们目的是搭建中国合作其他国家人民民心相通的一个桥梁。“家国是本色”:这是我们服务国家战略,是我们所有一切的核心;“团队是亮色”,再一个是做到学科交叉融合的时候,必须进行有组织的教学和研究、教学和科研。在这也要特别提到一点是在2022年1月的时候,北外全球治理与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教师团队被认定为“全国高校黄大式式教师团队”,所以团队的力量是1+1是远远大于2甚至大于2的。
在这六种“色”里面,五个是真正和颜色有关的——底色、主色、特色、本色、亮色,一个“角色”和颜色没关,所以它就是带一个“色”字,所以我称之为“这个时间路径怎么做?”就是五颜六色。